首页 > 水塔动态 > 媒体聚焦
光明日报:文化味 科技味 健康味 老陈醋的新味道
发布日期:2012/12/26  浏览次数:8836

    随“神九”上了天,“山西老陈醋”把酸香的味儿带向了太空。谈及此,山西清徐县的父老乡亲的脸上总是带着自豪劲儿。因为航天员景海鹏和刘旺都是“老西儿”,不少乡亲想着给他们写信问问:在太空中喝家乡的醋,那滋味咋样的?

    在有“中国醋都”之称的太原市清徐县,家家院中有醋坛,户户餐桌飘酸香。站在水塔醋业的“国醋水塔”下,来个深呼吸,顿觉飘飘欲仙。

    “酸香”绵延,一枝独秀

    走在清徐县的大街上,只见临街店铺里,各式各样的醋坛子琳琅满目,苹果醋、银杏醋、苦荞醋、调脂醋等,应有尽有。在写着“有醋可吃糠,无醋肉不香”的挂牌下,人们不由自主地打开坛盖,津津有味地尝醋、品醋,那咧嘴眯眼的陶醉样儿好生令人羡慕。

    步入乡村农舍,可见餐桌上的醋具,有醋瓶,有醋盆,有醋壶,有醋碗。看到来了外地客,主人便打开醋坛,醋香立刻飘逸而出,那酸中带香的味儿非常诱人。捧碗啜饮一口,细细品尝,酸、香、绵、甜、鲜,味道俱佳,让人胃口大开,顿觉自己也成“老醯儿”了。

    “老醯儿”,也谓“老西儿”,是外地人在戏耍中对山西人的称谓,意为食醋成习之人。民俗专家杨宗新说:“这里有句民谚:老西儿生性怪,无醋不吃菜。旧时选女婿,必须院中有醋坛。《尚书》中记载,在公元前,这里就有了食醋的习俗,渐渐制醋业也兴旺起来,家家有醋缸,人人当醋匠。古时的酿醋法就不少,有20多种呢!”

    一项调查显示:太原一个人食醋,顶上三个天津人食用的量。山西人为什么这么爱吃醋呢?博士王耀武说:“这里水质硬,食醋可以缓解;当地人习惯吃面皮儿、刀削面,且大都是以杂粮为主的原料,如高粱、莜面都不大好消化,需靠醋来中和。最重要的是,老陈醋醇厚柔和,酸甜适度,久而久之便融入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。”

    “酸味”愈香,文化日渐丰满

    在水塔老陈醋集团,一座名为“中国醋文化博物馆”的仿古建筑,格外引人注目。里面的传闻典故、酿造工艺、老字号品牌、专家名人字画……处处散发着醋文化的芳香,浓缩着“中国酿醋史”,被人们称为“醋文化的活化石”。

    “山西老陈醋,陈酿时间越长,就越甜越香”,清徐县新闻中心主任刘海英说,“制醋吃醋,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。1924年,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,清徐老陈醋一举夺得优质商品一等奖;2006年,‘清徐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’,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

    浓郁的醋,飘着独特的香,今日的醋文化日渐丰满。太原市副市长陈河才说:“清徐县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醋文化节暨醋产业博览会,去年还荣获了 ‘中国十大品牌节庆’称号,以醋为素材的醋歌、醋剧、醋舞也相继诞生。继醋博物馆建成后,这里又重建了‘明清宝源老醋坊’,新建起‘东湖醋园和醋窑洞’,与乔家大院、平遥古城共同构成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。承载着热爱,包含着创造,‘醋源醯祖’已成为山西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
    “酸劲”正烈,创新力度强劲

    如何把“醋坛子”做大做强?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润威先生说:“我们正在对老陈醋进行一个全方位的,立体式的升级,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,由单一的销售产品向经营文化的转变。今后几年,重点以老陈醋的深加工、醋胶囊、高档醋饮料、醋应用为主攻方向,让醋文化源远流长。”

    在水塔老陈醋集团,记者看到,一辆辆大货车把新开发出的水果醋、药用醋等产品,源源不断地运向全国各地。总经理李洪星说:“我们将计算机技术、通讯显示技术、传感技术等引入了制醋领域,把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,组建起了山西老陈醋生物技术研究院,研发老陈醋的营养功能,不断开发出新产品。产业链也正在拉长,不仅生产醋饮料、医药用醋及日化醋等,还催生出了以醋为核心的养生产业、旅游产业。”(光明日报记者邢兆远 李建斌)

[责任编辑:张璋]